十大配资平台
作者 | 云鹏
编辑 | 漠影
智东西 7 月 2 日消息,最近 AI 眼镜圈,着实有点热闹。
前脚巨头小米正式进军 AI 眼镜赛道、掏出旗舰首款产品,后脚老牌 AR 创企 Rokid 就正式开售了自家发布了大半年的 AI 眼镜 Rokid Glasses,而就在最近,苹果 AI 眼镜路线图首次曝光,预计年出货量最高直接飙到 500 万副。
苹果 XR 产品路线图预测,来源:郭明錤
近日,据国内 XR Vision 报道,小米 AI 眼镜首销 3 天销量或已接近 5 万副,创下了中国 AI 眼镜最快销售纪录。
XR Vision 报道
Rokid 创始人兼 CEO 祝铭明亲自在这篇文章评论区回复网友说道:"产品不大一样,其实没太大竞争,要和小米学习。"
祝铭明评论
根据京东官方战报,小米 AI 眼镜开售 12 小时销量就突破了万台,直接冲到了智能眼镜泪目销售 TOP1。
京东战报
根据京东智能眼镜热卖榜,销量 TOP10 眼镜的品牌依次为小米、雷鸟、Rokid、影目、界环、星纪魅族、玄景、李未可。随着未来华为、OPPO、vivo、苹果等消费电子巨头进场,这一榜单上的品牌或许会越来越少。
京东智能眼镜热卖榜
国内 AR 创企 XREAL 创始人兼 CEO 徐驰也在小米 AI 眼镜发布当晚就晒出了京东购买的小米 AI 眼镜。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小米 AI 眼镜 1999 元的起售价并不激进,给友商"留足了活路",对此徐驰评价道:"逻辑很简单,AI 眼镜体验还没过线,没到下半场抢市场的时候,慢慢来。"
李未可眼镜创始人茹忆在接受媒体采访中被问及如何看待小米做 AI 眼镜时谈道:"小米会推动这个行业的热度,对我们来说,做好自己更加重要。"
不论如何,有一件事是肯定的:小米 AI 眼镜,友商们都很关注。
所以小米 AI 眼镜到底卖的如何,首发真实用户的反馈又是怎样的?小米首款 AI 眼镜有哪些突出的体验长板和短板?智东西详细梳理了京东、天猫、抖音、拼多多四大国内主流电商平台的小米 AI 眼镜销量以及评论。
小米的第一款 AI 眼镜,有没有做到"及格"?我们尝试找到答案。
一、四大电商平台销量突破 3 万副,电致变色款全平台缺货
截至 7 月 1 日中午左右,小米 AI 眼镜在四大电商平台核心店铺的前台显示销量合计大约在 3.1 万副左右,当然,这只是粗略统计,还有不少较小的三方店铺有零星销量没有全部包含。
小米 AI 眼镜在各主流电商平台主要店铺的销量和评论情况
作为 3C 数码第一大线上渠道,京东自营独揽了 2 万 + 的销量: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官方商城虽然没有显示前台销量,但其评论数量却已经接近 600 条,相比之下,销量超过 2 万的京东自营平台,其评论数量显示为 1000+。
小米商城评价情况
如果按照跟京东自营相同的评价比例粗略估算,小米官网的小米 AI 眼镜销量大约在 1.1 万副左右。加上四大电商平台的前台销量,合计在 4.2 万副左右。
这些只是线上销量的粗略估算,小米在全国有约 16000 家小米之家,线下店铺已经全面铺开销售。XR Vision 报道中提到小米 AI 眼镜 3 天销量或接近 5 万副,实际销量应当只多不少。
根据洛图科技发布的《中国 XR 设备零售市场追踪报告》,2025 年第一季度,包含 AR 在内的 AI 眼镜线上销量大约为 11.6 万副,其中 AI 拍摄眼镜占比 14%,大约为 1.62 万副。
2025Q1 中国(AR 眼镜和 AI 拍摄眼镜)线上市场主要品牌销量份额,来源:洛图科技
小米 AI 眼镜首销销量已经超过行业季度销量数倍有余,其巨大动能可见一斑。
供货方面,目前各大电商平台的自营和官方旗舰店均有 1999 元的标准版现货,但单色电致变色款和彩色电致变色款几乎均处于缺货状态。
闲鱼等三方平台的加价幅度大约在 100-200 元之间,加价幅度并不大。
闲鱼三方平台电致变色款小米 AI 眼镜价格情况
二、深扒 1000+ 用户评价,从 10 个关键维度看小米 AI 眼镜真实用户反馈
销量火爆背后,小米 AI 眼镜的真实用户反馈究竟如何?
AI 眼镜市场在国内发展仍处于极为早期的阶段,绝大部分消费者对于 AI 眼镜并没有清晰认知,甚至极少接触到。小米 AI 眼镜的体验能否支撑起其 1999 元的售价?在主流电商平台的用户评价中,我们能抓到一些共同点,也看到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
在梳理评价时,我们主要选择了小米商城和京东自营两大主要渠道,小米 AI 眼镜营销造势较强,各大直播平台、视频平台都有较多测评或带货视频,比如京东自营的"视频测评"就超过了 500 条。
在梳理评价的过程中,我们尽量选择相对客观中立、非营销类评价进行参考,从拍照录像体验、音频体验、AI 体验、佩戴体验、交互体验、通话体验、连接体验、配镜体验、续航体验、建议等 10 个方向来进行归类。
1、拍照"够用",优于 Meta 和雷鸟,防抖能力有待提升
在最核心的拍照录像体验方面,"够用"是评论区最常出现的一个词。
拍照录像体验方面代表性评论梳理
用户基本都认为 AI 眼镜的拍照和视频效果是可用的,但与手机拍照相比仍有比较明显的差距,眼镜的优势在于解放双手以及第一人称视角。
在明亮场景下小米 AI 眼镜的拍摄效果会明显优于暗光环境下,暗光环境下视频拍摄的抖动现象是较为明显的。
一些用过 Meta 和雷鸟 AI 眼镜产品的用户都认为小米 AI 眼镜的拍摄效果是三者当中更优的。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 AI 眼镜的相机 CMOS 是横置的,并没有像其"致敬"的 Meta 一样采用竖幅的 CMOS 摆放方式,因此小米 AI 眼镜默认出片是横向的,这是两者在拍照方面的一个关键差异。
从用户评论区发布的实际拍摄照片来看,小米 AI 眼镜拍照成像的饱和度较高,整体画面效果是比较鲜亮的,但明显与景物的真实色彩有一定差别。
拍建筑
另一方面,从实际成片来看,小米 AI 眼镜的防抖能力是后续迭代的重点方向之一,"糊片"的概率还是比较高的,评论区照片中很少有对焦准确、细节清晰的照片。
日常拍摄糊片
可以随时随地拍孩子这点确实在评论区被多次提及,是一个对家长非常有用的体验。
拍孩子
在拍照体验方面,拍照速度仍然有待提升,有用户反馈称要等到系统"咔嚓声"播放结束后照片才能完成拍摄。
当然,还有些操作上的" BUG "也是很真实的,比如虽然按键可以拍摄,但按下的一瞬间眼镜会因为手指的下压而倾斜,导致最终成片是"歪的",这是一个非常真实又影响体验的细节。
2、小爱同学对话流畅,AI 视觉识别准确率有待提升
既然是 AI 眼镜,AI 交互体验自然是重点,根据用户评论,小爱同学的反应比较灵敏、对话比较流畅是大部分用户的感受。
AI 体验方面代表性评论梳理
用户可以通过跟小爱同学的对话完成查天气、拍照、拍视频等功能,评论多次提到,小爱同学的翻译和转录准确率都还不错。
有用户反馈,小爱在 AI 视觉识别的准确率方面还有待提升,一旦画面复杂、有很多东西,AI 就很容易识别不出主要物体。但大部分情况都可以正确识别主体,可用性还不错。
AI 识物
此外,AI 识别后小爱给出的回复有些像是网页搜索结果的直接输出,不够自然简洁。
在体验方面,户外使用时小爱需要调大音量,否则可能会听不清。
3、"充电快,掉电也快"
AI 眼镜的续航一直是这类产品的核心短板,小米 AI 眼镜这次做的如何?
续航体验方面代表性评论梳理
根据用户评论区实际反馈,小米 AI 眼镜的续航虽然相比 Meta 和雷鸟的产品有所提升,但总体来说掉电速度还是比较快的。
不过每个用户的具体使用场景和方式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用户对续航的感受也不尽相同,有用户反馈,录视频 7 分钟大约耗电 10%,也有用户反馈,试戴半个小时左右掉电仅有 1%。
充电方面,小米 AI 眼镜的充电速度得到了绝大部分用户的认可,据称半个小时大约可以从 19% 充到 93%,不过没有充电盒是其一项短板。
总体来看,现阶段的 AI 眼镜在正常使用各种功能的情况下仍然很难做到"全天候佩戴",一天多充应该仍是常态,距离手机的续航体验还有较大差距。
4、佩戴轻便舒适无负担,非小米手机体验功能不完整,配镜等待时间较长
在基础佩戴体验方面,轻便、舒服、没有负重感是大部分用户给出的反馈,不少用户都觉得跟佩戴普通眼镜没有明显区别。
佩戴体验方面代表性评论梳理
但也有部分用户反馈了一些细节问题,比如固定式镜托在夏天出油多的时候容易打滑,不如可调镜托。
在音频体验方面,有用户反馈嘈杂的环境听歌有些听不清楚声音,在音量调节方面,调大了容易让别人听到,调小了又容易听不到。
在连接设备体验方面,目前能获得完整体验仍然需要用户使用小米手机,如果不是小米手机,在连接方面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 iOS 26 中会有闪退、断联等问题出现,在升级眼镜固件时,眼镜对网络环境也有一定要求,多位用户都反馈了连接不上网络无法升级的问题。
配镜体验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毕竟在国内市场,近视用户占比较高,远超海外市场。
总体来看,配镜体验不佳仍然是 AI 眼镜这一品类的通病之一,比如近视配镜需要将眼镜寄出,5 天左右配完寄回,配镜时间有些长。
有用户反馈,部分合作的线下眼镜门店称无法现场配镜,因为镜框中有电路,有损坏的风险,并且损坏风险要用户自己承担,一旦损坏就会"脱保"。因此只能采用邮寄回厂家装配镜片的方式,时间成本较高,价格也不低。
用户在评论中晒出的配镜价格表(不同品牌门店价格可能存在差异)
与此同时,所有电致变色款都无法配置度数,用户如果想正常佩戴就只能用隐形眼镜。
5、车机联动可玩空间较大,拍照录像细节有待提升
除了一些体验感受上的反馈,不少用户还给出了非常有价值的改进建议。
代表性用户建议
比如有用户建议小米 AI 眼镜可以联动小米汽车,用户进入小米汽车时,音乐自动切换到车机播放,离开时,音乐无缝转回耳机。
比如有用户建议电致变色款的透明度可以更高,否则最低档也会有墨镜效果,在室内、阴天或夜晚佩戴都会十分不便。
在录像方面,有用户提到,录像只有几个固定时长可以选择,时间到了无法自动进行循环拍摄,只能语音或者手动操作才能继续拍摄。
此外,拍照可以增加地平线水平功能,防止手按下拍照按键时造成的画面歪斜。目前雷鸟 AI 眼镜已经支持了地平线矫正功能。
结语:小米 AI 眼镜首战,销量表现亮眼,细节仍待打磨
小米在 AIoT 领域打造"爆品"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基于手机业务十余年来积累的强大供应链能力、产品化能力、庞大用户群体、能快速反应作战坚定的线下直营渠道,以及其他品牌难以企及的巨大流量,小米 AI 眼镜初期取得销量上的亮眼表现,并不令人意外。
但更重要的是,对于 AI 眼镜行业的整体发展来说,小米入局无疑有其积极作用。小米 AI 眼镜的发布,直接带动了 AI 眼镜、智能眼镜相关搜索指数的暴涨,让更多用户认识和了解了 AI 眼镜这一品类。
从用户体验角度来看,AI 眼镜的迭代进化之路,仍然任重而道远十大配资平台,短板与长板同样都很突出。随着更多玩家入场,AI 眼镜赛道必将涌现出更多优秀产品,竞争也会更加激烈和精彩。
汇融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